木门软件|木门业内忧外患,出圈还是出局?这是个问题|懂球帝app 软件
可以说自2012年至今,很长一段时间内木门市场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成为龙头企业是发展需求,但机会并不均等,强者恒强,弱者必然出局。木门企业若想把握时机,将阻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就需要吃透困境的根本点,站在理性的角度寻求转变和突破。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木门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浮出水面的部分问题。
1.原料涨价,利润空间缩水
对于木门来说,原木、坯料、木皮等原料都是刚需,目前众多品牌纷纷出现,市场需求量增大,原材料从供过于求逐渐变得供不应求,加之国际监督查缉力度的增强,森林认证的加快,都在为原料涨价推波助澜,这种状态短时间内还无法消除。价格上涨就意味着利润缩水,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2.产品同质化带来价格战,品质牺牲是代价
木门企业当中缺乏能够独树一帜的品牌,相对有实力、产品有亮点的企业,往往被一些中小型企业争相模仿,然而他们的生产、营运能力相对传统甚至较为落后,所以市场上就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
一个是出现产品同质化,缺乏差异性;另一个是价格战与成本降低不断压缩利润空间,使得产品、技术创新方面更加艰难,出现一种恶性循环。
3.物流制约品牌拓展,跨省经营难度大
木门行业领头企业的形成,是经历了艰难的时期才逐渐形成的。
巨头姗姗来迟,一方面是因为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模式相对落后,一方面是由于跨界企业的“搅局”影响了市场的局面,其它因素还有环保、成本方面带来的压力等等。这时候,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成为了品牌实力的较量。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受物流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很多品牌很难做好跨省经营并取得业绩,所以木门企业抢占市场的关键所在已然不再局限于价格方面了,品牌价值、产品质量才能“拿”得住业主的心。
4.木门受气候影响,技术很难实现标准化
木门的原材料是木材,木材非常受气候影响,南北方气候差异大,空气湿度不同,这种先天条件导致了南北方的木门制造工艺和技术无法达成统一化、标准化。
整体来说,木门行业发展历史尚浅,很长时间内行业标准化还远远达不到。
2018年,木门行业经过了一次洗牌,我们可以进一步总结行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方面,传统木门企业产销思维不占优势;另一方面,跨界品牌的混入加剧了市场竞争压力。再者,原材料成本贵了,环保标准提升了,加之品牌营销压力和跨界企业竞争压力,内忧外患的木门企业需要寻找新增点。
木门企业面临抉择:出圈还是出局
木门行业的销售形式主要有:零售、工程、出口三种,地产降温对木门零售有一定影响,但因为国家政策支持,住宅精装房市场开始快速增长,推动了木门企业与地产商的联手工程渠道端成为木门企业新的增长点。
我们以江山欧派为例,早年间以经销商渠道为主,而后与恒大、万科等龙头房企合作,效果非常显著。比如与恒大合作,2017年至2021年,意向采购金额预计达到20个亿,2018年,工程渠道占比迅速提升,成为主要营收渠道,工程业务收入预计占比总营收60%,并实现约50%的高增速。如图所示:
工程业务的主要特点是:订单量大、交货周期长且售后服务要求高,所以对于木门企业的供货能力、现金流、服务质量及项目管理能力的要求也高。相比中小型木门企业来说,大企业在工程业务方面更吃香一点。倘若无法在这一轮机会中把握住大规模订单,分羹大市场的梦想将更难实现。
也有专家指出,虽然在这一轮规模化变革中,如果错失良机未必就等同于没有未来,但这一时期被拖垮的企业就算有能力找到更多的资本加持,未来依然是个高度信息化的新经济时代,人才结构、创业思想日新月异,想把市场条件赢回来,基本难于上青天了,所以现在出局可以基本判断为永远出局。